采暖散热器运行时若出现 “咕噜声”“震动声”“水流声” 等异响,不仅影响居住体验,还可能暗藏设备隐患。多数异响源于系统设计、安装或使用不当,找准原因就能针对性解决。
宝隆散热器。
一、系统积气:最常见的 “咕噜声” 源头
散热器内混入空气,热水循环时会产生 “咕噜咕噜” 的气泡声,尤其集中供暖初期或自采暖排气不彻底时更明显。这种异响多伴随 “局部不热”—— 散热器顶部热、底部凉,或一侧热、一侧凉。
原因:系统补水时空气未排净,或管道坡度不合理(进水端低于回水端),导致空气在散热器顶部或拐角处堆积。集中供暖用户若整栋楼都有类似异响,可能是小区管网排气阀故障,大量空气进入用户端;自采暖用户则多因壁挂炉补水后未及时排气,空气滞留管道。
解决办法:先关闭散热器回水阀,打开进水阀,再拧开顶部排气阀,直至流出无气泡的热水后关闭排气阀,最后打开回水阀恢复循环。若反复排气仍有异响,需检查管道坡度,调整支架高度使进水端比回水端高 2‰-3‰,引导空气自然流向排气阀。
二、水流冲击:高频 “哗哗声” 或 “震动声”
水流速度过快或管道内有杂质,会冲击散热器内壁或阀门,产生 “哗哗” 的水流声,严重时伴随管道震动。这种异响在夜间更明显,尤其靠近卧室的散热器。
原因:集中供暖系统压力过高(超过 0.6MPa),或散热器进水阀开度过大,导致水流流速骤增;管道内残留的泥沙、铁锈颗粒,随水流撞击散热器接口或阀芯;自采暖壁挂炉水泵转速过高,与散热器管道不匹配,也会引发水流冲击异响。
解决办法:先尝试调小散热器进水阀(关至 1/2 开度),降低水流速度,观察异响是否减弱;若无效,关闭总阀后拆下过滤器,清洗滤网内的杂质,重装时确保滤网无偏移;自采暖用户可在壁挂炉设置中降低水泵转速(部分机型支持 “静音模式”),或在管道转弯处加装缓冲接头,减少水流冲击。
三、设备老化:钢制散热器的 “咯吱声” 隐患
使用超 8 年的钢制散热器,可能因内壁腐蚀、接口密封垫老化,运行时发出 “咯吱咯吱” 的摩擦声或 “嘶嘶” 的细微漏气声。这种异响多在供暖初期升温阶段出现,温度稳定后可能减弱,但长期忽视会加剧设备损坏。
原因:钢制散热器内防腐层脱落,热水直接接触钢材引发局部腐蚀,受热膨胀时腐蚀部位相互摩擦;接口处橡胶密封垫老化变硬,失去弹性,热水渗透时产生 “嘶嘶” 声,同时可能伴随轻微渗水;铸铁散热器则可能因接口松动,热胀冷缩时铸铁片相互碰撞发出 “哐当声”。
解决办法:若为密封垫老化,关闭阀门后更换同型号橡胶垫,安装时在接口处涂抹少量密封胶;若为钢制散热器内壁腐蚀,轻微腐蚀可注入防锈剂缓解,严重时需整体更换散热器,避免冬季供暖时出现穿孔漏水;铸铁散热器接口松动,可顺时针拧紧接口螺母,或用扳手加固后涂抹防锈漆。
四、安装不当:低频 “共振声” 或 “摩擦声”
散热器与墙体、管道与支架固定不牢,运行时会因热胀冷缩产生 “共振声”,或管道与墙面、家具摩擦发出 “沙沙声”。这种异响多在散热器升温或降温阶段出现,温度稳定后会减轻。
原因:散热器安装时膨胀螺丝未拧紧,受热后散热器轻微移位,与墙面产生碰撞;管道支架间距过大(超过 1.5 米),水流冲击时管道晃动,与墙面或吊顶摩擦;明装管道与散热器接口处未对齐,存在轻微偏移,热胀冷缩时接口受力产生摩擦声。
解决办法:先检查散热器固定螺丝,用扳手将膨胀螺丝拧紧至无松动;管道晃动则增加支架数量,尤其长距离直管段,每 1 米加装 1 个管卡,并用橡胶垫包裹管道与管卡接触处,减少摩擦;接口偏移需关闭总阀,拆下散热器重新调整位置,确保管道与接口完全对齐后再安装,避免强行拼接导致接口受力。
五、特殊情况:壁挂炉或温控阀引发的异响
自采暖用户若散热器异响伴随壁挂炉 “嗡嗡声”,可能是壁挂炉水泵故障或换热器结垢,导致水循环不畅,间接引发散热器异响;带温控阀的散热器若发出 “哒哒声”,多为温控阀阀芯老化,温度变化时阀芯伸缩卡顿。
解决办法:壁挂炉问题需联系售后检测,清洗换热器或更换水泵;温控阀 “哒哒声” 可关闭阀门后,向阀芯处滴入 2-3 滴润滑油,反复旋转旋钮几次,若无效则需更换温控阀。
宝隆散热器总结,日常使用中,定期排气、清洁过滤器、避免散热器受到撞击,能有效减少异响。若异响伴随漏水、散热器局部过热,或自行处理后仍无改善,需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,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冬季供暖安全。